Gør som tusindvis af andre bogelskere
Tilmeld dig nyhedsbrevet og få gode tilbud og inspiration til din næste læsning.
Ved tilmelding accepterer du vores persondatapolitik.Du kan altid afmelde dig igen.
本書由台灣詩人李魁賢與俄國詩人隋齊柯甫聯手合作,以中文、俄文雙語同步蒐錄李魁賢過去發表的五十首漢詩,並由國立臺灣文學館(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贊助出版。李魁賢,1937年6月19日生於台北市。1945年於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回到祖籍台北縣淡水鎮。現居台北市。1958年畢業於台北工業專科學校(現台北科技大學),主修化學工程;1964年結業於教育部歐洲語文中心,主修德文。1985年獲美國MarquisGiuseppeSciencluna國際大學基金會頒授榮譽化工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台肥公司南港廠值班主管、製法工程師以及工場副主任(1960~1968),後來從事專利代辦業務(1968~1974)。創立名流企業有限公司(1975~2003)、名流出版社(1986~1989)和名流專利事務所(1987~1988)。擔任發明雜誌主編(1969~1971)、發明天地雜誌社長(1974~1975)、台灣省發明人協會常務理事(1977~1986)、發明企業雜誌發行人(1979~1987),歷任台灣筆會副會長(1987~1989)、理事(1989~1994)、會長(1995~199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講席(2001),淡水文化基金會董事(2001~2005),台灣北社社務委員(2001~2002)、副社長(2002~2003),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2001~2004)、董事長(2005~2007),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2006~2007)。1953年開始發表詩作,獲1967年優秀詩人獎、1975年吳濁流新詩獎、1975年中山技術發明獎、1976年英國國際詩人學會傑出詩人獎、1978年中興文藝奬章詩歌獎、1982年義大利藝術大學文學傑出獎、1983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市長金質奬章、1984年笠詩評論獎、1986年美國愛因斯坦國際學術基金會和平銅牌獎、1986年巫永福評論獎、1993年韓國亞洲詩人貢獻獎、1994年笠詩創作獎、1994年榮後台灣詩獎、1998年印度國際詩人年度最佳詩人獎、2000年印度國際詩人學會千禧年詩人獎、2001年賴和文學獎、2001年行政院文化獎、2002年印度麥氏學會(Michael Madhusudan Academy)詩人獎、2002年台灣新文學貢獻獎、2004年吳三連獎新詩獎、2004年印度國際詩人亞洲之星獎、2005年蒙古文化基金會文化名人獎牌和詩人奬章、2006年蒙古建國八百週年成吉思汗金牌、成吉思汗大學金質奬章和蒙古作家聯盟推廣蒙古文學貢獻獎、2011年真理大學台灣文學家牛津獎、2013高麗文學獎。2001年、2003年、2006年三度被印度國際詩人團體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詩被翻譯在日本、韓國、加拿大、紐西蘭、荷蘭、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印度、希臘、美國、西班牙、蒙古、等國發表。參加過韓國、日本、印度、蒙古、薩爾瓦多、尼加拉瓜、美國、古巴等國之國際詩歌節。出版有《李魁賢詩集》六冊(2001年)、《李魁賢文集》十冊(2002年)、《李魁賢譯詩集》八冊(2003)、《歐洲經典詩選》(2001~2005年)等。
本書由台灣詩人李魁賢與俄國詩人隋齊柯甫聯手合作,以中文、俄文雙語同步蒐錄李魁賢過去發表的七十首漢詩,並由國立臺灣文學館(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贊助出版。李魁賢,1937年6月19日生於台北市。1945年於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回到祖籍台北縣淡水鎮。現居台北市。1958年畢業於台北工業專科學校(現台北科技大學),主修化學工程;1964年結業於教育部歐洲語文中心,主修德文。1985年獲美國Marquis Giuseppe Sciencluna國際大學基金會頒授榮譽化工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台肥公司南港廠值班主管、製法工程師以及工場副主任(1960~1968),後來從事專利代辦業務(1968~1974)。創立名流企業有限公司(1975~2003)、名流出版社(1986~1989)和名流專利事務所(1987~1988)。擔任發明雜誌主編(1969~1971)、發明天地雜誌社長(1974~1975)、台灣省發明人協會常務理事(1977~1986)、發明企業雜誌發行人(1979~1987),歷任台灣筆會副會長(1987~1989)、理事(1989~1994)、會長(1995~199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講席(2001),淡水文化基金會董事(2001~2005),台灣北社社務委員(2001~2002)、副社長(2002~2003),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2001~2004)、董事長(2005~2007),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2006~2007)。1953年開始發表詩作,獲1967年優秀詩人獎、1975年吳濁流新詩獎、1975年中山技術發明獎、1976年英國國際詩人學會傑出詩人獎、1978年中興文藝奬章詩歌獎、1982年義大利藝術大學文學傑出獎、1983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市長金質奬章、1984年笠詩評論獎、1986年美國愛因斯坦國際學術基金會和平銅牌獎、1986年巫永福評論獎、1993年韓國亞洲詩人貢獻獎、1994年笠詩創作獎、1994年榮後台灣詩獎、1998年印度國際詩人年度最佳詩人獎、2000年印度國際詩人學會千禧年詩人獎、2001年賴和文學獎、2001年行政院文化獎、2002年印度麥氏學會(MichaelMadhusudanAcademy)詩人獎、2002年台灣新文學貢獻獎、2004年吳三連獎新詩獎、2004年印度國際詩人亞洲之星獎、2005年蒙古文化基金會文化名人獎牌和詩人奬章、2006年蒙古建國八百週年成吉思汗金牌、成吉思汗大學金質奬章和蒙古作家聯盟推廣蒙古文學貢獻獎、2011年真理大學台灣文學家牛津獎、2013高麗文學獎。2001年、2003年、2006年三度被印度國際詩人團體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詩被翻譯在日本、韓國、加拿大、紐西蘭、荷蘭、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印度、希臘、美國、西班牙、蒙古、等國發表。參加過韓國、日本、印度、蒙古、薩爾瓦多、尼加拉瓜、美國、古巴等國之國際詩歌節。出版有《李魁賢詩集》六冊(2001年)、《李魁賢文集》十冊(2002年)、《李魁賢譯詩集》八冊(2003)、《歐洲經典詩選》(2001~2005年)等。
中国结指的是绳结。绳结最初是我们祖先编制的一种工具,用来穿系捆绑。它也是一种古老的记录的手段,即汉字的前身。因"绳"音与"神"相通,形与龙相似,所以绳结被视为神器。随后绳结逐渐演变成一种装饰物,被人们赋予了美的内涵。中国结也是我们现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手工艺品,故被命名为"中国结"。中国结的编法繁多,用材广泛。除了各式线绳,还可以用纸条、布条,甚至粽叶等各种材质。中国结编法变化无穷,一根看似简单的绳子,经过或简或繁的编结,便可化身为各种各样的物品。每一个基本结都是以一根绳从头至尾编结而成,通过始终不断、顺理成章的穿梭、缠绕,编织成没有正反、左右对称、首尾相接、无始无终的结饰。因此中国结具有紧密的结体,用它来绑东西不容易松散, 实用功能很强。中国结大体可分为基本结,变化结和组合结三大类。它的编结技术除需熟练各种基础结的编结技巧外,还要了解各种结的特点,才能进行变化与组合,甚至是创新出新的结种。因为它独有的东方神韵和神奇多样的变化,中国结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人。如今它和中国的书画、雕刻、陶瓷一样,很容易被外国人士辨认出来。中国结朴实无华,庄重典雅。人们又根据其形,意对其进行命名。吉祥结寓意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盘长结代表回环绵延,长命百岁。双钱结意指好事成双,财源茂盛。每种结都蕴含着真切的祝福和美好的祈愿。中国结不仅造型优美,涵义丰富,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作为宝贵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希望中国结可以发扬光大,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份温馨与祝福,同时也为编结者带来一种喜悦与满足。 牛晓光,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富兰克林大学会计专业,并取得麦考瑞大学翻译硕士学位,业余时间喜欢编制中国结。母亲是一位中国传统手工爱好者,精通剪纸,编织,十字绣。自幼受母亲的影响,喜欢中国民间艺术,尤其是中国结。接触中国结的时间越长,就会对中国结越发好奇,想了解关于中国结的一切,起源,发展,用途,涵意。中国结最初就是绳结。而绳结甚至可以追溯至远古,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它还发挥了记录的功能,并演化成了汉字。它甚至还出现在神话中,传说女娲造人就用绳结甩出泥点,才造出了许许多多的人。"绳"通"神","结"同"吉",而绳结的变化又恰恰契合了龙的特质,所以绳结成了龙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成为了中国人的图腾,由一种普通的对象上升成为精神符号,被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如今它已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装饰品,人们会根据它的形状和涵义为其命名,如双钱结,吉祥结等。小小的中国结承载了中国悠长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也寄托着人们对彼此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对中国结了解的越多,对其喜爱就越深,对传承和推广中国结及中国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越发强烈,我愿为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認識王燕怡,是在她1997年成為美京中華會館的首位女性主席時。在王燕怡的身上,我看到了在海外積極維護僑胞權益者應有的特質:積極服務、熱心奉獻、勇於任事、排難解紛。因為勇於融入主流社會社群,王燕怡為美京華埠中國城開啟了爭取華裔權益的新模式,打開了接觸的多面向。 在海外為僑社打拼無疑是一個驚濤駭浪的歷練過程,不少人害怕觸礁而選擇風平浪靜的航道。然而,對僑居地甚至世界上很多年輕人來說,找一份好工作,拿一份高工資,已經無法讓他們滿足。在充滿挑戰和機會的僑社角落,在為僑社打拼蘊藏的未知數裡,吸引了一位來自台灣的熱血青年,她願意駛向這片神祕的領域,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亮麗天空。擴大服務格局,提升國際視野,在美京華埠中國城為僑社打拼,為僑民悍衛權益,為僑團增取福利,成為她心中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體現。 本書將詳細講述大華府地區僑社的一位長年志工王燕怡,她打造夢想、身體力行並積極實現的奮進道路。那一段路,走得辛苦,卻也值得;那一段路,有失有得,但得多於失;那一段路,分享是她執著的使命,也是她前進的動力;在成長的點點滴滴裡,她的生活多彩繽紛、充實有趣。翻閱她為僑社打拼的生命過程,我們看見了華府僑社的歷史,也看見不同文化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 透過這本書,讀者可以一窺王燕怡的奮鬥歷程,對己、對人、對事、對國家的做法與觀點。此外,她也公開了自己在美京華埠中國城縱橫多年的心得,以及如何用心打造理想、用愛造福僑社的酸甜苦辣。在這些故事裏,王燕怡的夢想、熱情和奉獻精神穿插其中。本書從服務僑社遇到的機緣、堅持夢想的毅力,以及多層面奉獻僑務的格局等不同視角,詮釋王燕怡的夢想與熱情,主題和內容符合時下僑界年輕讀者的閱讀喜好。 在長達幾百個日子的採訪、蒐集、寫作中,在筆者再三的深入刻畫、推敲精選下,紀錄了王燕怡從經營餐館到走入美國主流社會的傑出領導典型。這本六萬言的翔實傳記,同時觀察了二、三十年來美京華埠的改變與演進,這本書紀錄了筆者與王燕怡長年互動的過程,這份記錄,成為側寫實錄王燕怡的基礎。就如同不花俏的書名所示,書中所做的就是平實呈現王燕怡在僑社生涯的歷程與歷練,不管是摸索人生路的僑界年輕一代,或是有志於服務僑社的台灣鄉親,都可以從中看到一個「有為者亦若是」的典範。 《雪泥燕爪─王燕怡的心路歷程》敘述一個自平凡中走來的故事,平凡中展現出不平凡的故事,是一本值得細讀的好書。王燕怡是位值得尊敬的僑領,在寫作此書的過程中,我深受啟發與感動,相信對兩岸三地及美國僑界讀者也會有不同面向的激勵與激賞。 我很榮幸地為王燕怡寫她的心路歷程。我要感謝金慶松先生細心詳盡校對全書的文稿。感謝他在完稿上的協助。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內人素鉛讓我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的支持我。現在就讓我們來感受王燕怡在海外為僑社打拼的心路歷程,跟她一起踏上追夢的旅程吧!
本书是资深记者王传明先生游历欧洲、美国与台湾之旅游札记,旅行与阅读,让我们有更宽阔的视野、更包容的胸怀;读万卷书可以涵养心性,变化气质,培养卓越的眼光;行万里路则可以增广见闻,涵养宽阔的胸襟,具有国际视野。王传明先生认为,旅行就像「挖宝」,透过阅读与文字的洗礼,在旅途中揉出新的乐章,融入欧美台名胜山川后,或可静心体验来自国际的宏伟局势,感慨人生如沧海一粟。 王传明,男,1955 年生,江苏金陵人士,祖籍江苏盐城。山东大学本科毕业,曾在南京某国企与外资控股企业任职,有过军旅生活。兼任南京某外资企业内刊月刊主编,集采编、撰稿、摄影、摄像、编辑、排版、校对于一身数年,撰文稿360余万字,摄图像若干。兼任《扬子晚报》、《南京日报》、《江苏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二十余年,撰写各类新闻稿件万余篇。 2013年至2015年赴美生活,《新世界时报》副总编、《华府邮报》、《华府网》兼职新闻记者。期间,激扬文字,以热情和责任进华人小区,入白宫,访名流贤士,足迹华府DC、马里兰、弗吉尼亚三州做新闻采访,挥毫撰文摄像,讴歌美好,点赞时尚,传播中华文化,作品颇丰。其中有华府华人小区新闻,社会新闻,奇闻轶事或幽默小语突出重围,由主流媒体刊载,海内外华人媒体转载众,成为美国《华府网》和《江苏网络电视台》及江苏《西祠堂胡同网站大众百花园栏目》网络新闻和旅游栏目撰稿人。资深记者,爱好文学,业余时间喜好撰写游记、散文和诗词,在《世界日报》、《华府新闻日报》和《美华商报》多有佳作,时为华府诗友社《尝试集》荐诗。 2016年回国休整,结合在美生活感受与采访,撰写在美生活回忆录,着有《老年人如何适应海外生活?》、《初见美国》新书,介绍老年人如何与孩子一起幸福生活知识与技巧,排解公众家庭与社会难题,并阐明公众了解美国,认识美国,推进中美友好关系发展。
《初见美国》,是个人的美国生活体验观察与感悟,目的是为告诉读者一个客观真实的美国。 由于自己仅是在美国华府近三年的生活接触与感受,包括去美国纽约、波士顿和美国西部拉斯韦加斯、洛杉矶、旧金山等地旅游,以及作为记者身份接触了解观察美国社会的某个点、某些人或某个层面而写,因此,所写作品故不能全面,难免有偏颇看法与观点。 感谢在美国生活期间给予我们关心与帮助的华人朋友,感谢在我撰写这本书期间,给予我指导帮助的许翼云、殷一仓、陈一川、洪越碧、陈咏智、张鳯、刘嫄、吴嘉、强力、潘玲荣、金庆松、张纯英、林秀兰、金勇静、薛海培、倪涛、季肇瑾、朱丽淇、王亚亚、梁旭华、陈丕楠、顾磊等朋友们,每个章节都是反复征求意见与修改而成。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说的是做人的学问。其实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强大,人民的幸福与安康,更需要我们能够从更高的境界与智慧入手,以更宽广的胸怀,学习人类世界上一切优秀民族与文化,使我们的民族更加睿智,是我们的祖国更加强盛,人民更幸福,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美国,研究美国,学习美国,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让中国更加强盛,让中华文化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更加兴旺发达。
在遙遠的中國東北有一條長達近二千公里的河流,它流過東北的心臟地區,就是有名的松花江。由長白山天池流入吉林省,它在我的家鄉附近與嫩江會合,再經過哈爾濱市,注入黑龍江後進入俄國。松花江夏季江畔風景迷人,沿岸土地肥沃,民風樸實。沿江有中國最大的水力發電廠,也是中國重工業大多聚集在東北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的父親母親就出生在松花江畔一個小村落,父親是白旗滿籍,母親姓魏,是漢人,據說是唐代名臣魏征的後人,從山東省蓬萊縣渡海來到東北,已經定居在吉林有數代之久了。我的故事從松花江開始,因為我的父母親是從松花江來的,他們給了我生命,使我能夠來寫這本書呈現給讀者。我是於中國對日抗戰(1937年七七事變)發起之前幾個月出生在北平的協和醫院。直到1946抗戰勝利之後,才以義民還鄉之名乘專車回到東北。以後之幾年,曾目睹國共在關外內戰的痕跡,書中說的都是自己親身的經歷,將會在第一篇講述給讀者。同時也會將我在台灣生長的經歷,由少年進入青年時所聞所見在第二篇中呈現給讀者。但是本書最重要的部分是由第三篇開始,從1962到今天,在異國他鄉下生活五十多年的經歷。包括我來到美國後又從大學部重新改讀電機工程的艱辛日子,以及以後就業和教書的過程,最後做到一個大學的校長的經歷及教訓。我把自己怎樣的去克服種種的困難的經驗,寫在這本書裏,希望能給讀者一些鼓勵以及幫助,使後來者能夠受到實惠,生活過得更有意義,那便是我寫本書最大的目的和收獲。王建華,吉林省扶餘縣人,1937年4月出生在北平「協和醫院」。1949年6月到臺灣,1960年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畢業。1965年華盛頓州立大學電機工程學士。1967年華盛頓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碩士。1972年明尼蘇達大學電機工程博士。(1972-1990) 年工作於工業界包括:貝爾實驗室、波音公司。(1990-2002) 年工作於教育界包括:大學教授、系主任、院長、校長。2002 年退休。(2011-2016) 年任教於華盛頓大學。主要著作:數位電路的測試,及測試設計及技術的索引(Digital Circuit Testing: A Guide to DFT and Other Technique, Francis C. Wang, ISBN: 0-12-734580-9)。
這是一部文學小說。除了真實的歷史事件,所有人名及故事均屬虛構。故事發生於二十世紀的後半部,延伸四十餘年,跨越亞美兩洲。1949 年末,四歲的蘭跟隨母親及姊弟自中國大陸來到台灣與父親重聚。她在物質微薄但愛心滿溢的環境裡成長。大學畢業後,她到美國的 Cornell康乃爾大學繼續攻讀研究所。在那裡和一群同住一屋的五位男性研究生結為好友,他們之間的關係及友誼為她帶來意料之外的苦難及考驗,他們的聰明才智無法避免一個充滿了悲劇的人生。這是一部對人際關係及情感深入探討的文學小說,同時也揭發了多項社會問題。王金城醫師,1970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科,1971年底取得Purdue 大學生物碩士學位。她獲有美國小兒科,臨床遺傳學科,及細胞遺傳學科三種醫師專科委員會認證資格。王醫師從事遺傳學工作逾三十年,她在美國科學期刊上發表多項科學文章,也為一本遺傳學參考書著作兩章有關細胞遺傳學的專題解說。2014年九月退休後,開始追尋她終生的寫作興趣。2015年六月出版第一本英文小說 "The Triumphant Life - A Story of Love and Courage".,現親自翻譯為中文《風雨凱歌行》。
自2003年開始,常常為「老年燈塔」週刊供稿。報導一些大華府地區的華人老年活動,養生保健,社會福利。還有一欄是「耆老園地」,寫旅遊記趣,人生感言等。之後,直接參與了週刊的編輯,每週要有四五千字的稿件,為配合版面要求,有時候就自己寫上八百,一千字湊數。2008年年底,將過去發表的稿件濃縮成一小冊「不平隨筆」。寄送親戚好友作為年終賀禮,我覺得這份贈禮比寫一張聖誕賀卡有意義。每年一冊「不平隨筆」,居然連續了五年。老年燈塔停刊後,我發稿到「華盛頓新聞」。寫文章居然變成了我退休後的一項益智消遣產物。文章能上報更是一項精神鼓勵。「冷泉聽雨」把過去幾年我寫的, 自已認為尚可一讀的文章,裝訂成冊。有感而發的文章可不是金科玉律,但可能有些參考價值。因為每一個題目都曾仔細考慮,旁證博引,對這題目的交待是我自己認為可接受的 一個方向,一個推論,閑雲野鶴可不是學者專家,僅供茶餘飯后,消遣而己。因此不時有人看到我的文章後,提出疑問:「你的那篇文章有無續集?」我寫的遊記故意不注重當地景物、地理、文物的描寫,祗報導我的旅遊經過,觀感與發現。我儘量避免先入為主,讓讀者看過我的遊記後,覺得我曾去過的旅遊地點適合自己的興趣,可親自去觀賞。既不是學文的,也不是弄墨的,沒有想到退休後還會寫出一本中文書。感謝我的老伴,讓我有機會去做我喜歡做的事。※作者序文今夏得閒,重新檢視一字一句,自己於2013年出版的《冷泉聽雨》,居然偶有所得,是當時寫作時沒有察覺到。自退休後旅遊走過的地方,尤其是國外旅遊觀光勝地,事前對當地的地理環境都先作調查及歷史背景的考證,去了當地作實景的瞭解,事後再㝍遊記,探討究竟。對一些道聼塗説,荒誕無稽,撲朔迷離,人言言殊,在每個話題結尾,都經過抽����剝繭,理出一個頭緒。因此對每一話題,都有些交待。諸如:比薩斜塔斜而不正,巴拿馬運河的開挖通航由於全盤更改原先法國包商設計,馬亞文明的衰落消失謎,秘魯納斯卡圖案的䛧,西漢匈奴西遷,打到匈牙利建王朝,文藝復興為什麼在托斯卡納萌芽,埃及金字塔七千年文明古跡,彌久不衰,土耳其四千年的文物,地貌及歷史古跡,旅遊勝地,挪威的日不落,麥哲倫發現麥哲倫海峽對世人的貢獻,哥倫布四次出航發現的新大陸在何處及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路線,沒過非州洲好望角等。話題的結論僅是我根據事實,我認為能接受的,我對話題的交待。並不取代,或冒犯學有專精,學者專家們的論點。感謝臺灣學人出版網的協助,有再版的問世,能將我的旅遊觀感與有相同愛好的讀者分享。王永平,1937年出生於上海,祖籍蘇州善人橋,筆名:王懷德,不平等,1951赴台灣,臺北建國高中,中原大學土木畢業,美密蘇里大學土木結構碩士。曾服務於Inland Ryerson, Sargent and Lundy, and Bechtel貝泰。參與多項核電廠規畫,設計,及施工管理,包括美國五核電廠,國內秦山,台灣國聖及核四。1989年派駐台北,負責北市捷運初期路網細部設計管理。主持捷運中和線工程施工。1997年派駐漢城,主持漢城-釜山高速鐵路設計管理。退休后,在華府華美老年協會當義工。
這本白話佛經故事是採自佛教大藏經中各章節裡有那些能構成一個故事的,筆者盡量忠於原文,盡可能地依照原把集合故事的經文改成白話。每篇故事前面都註明故事的來源出處,意思就是要告訴讀者該故事是出自於那裡,以利引導讀者如果有空時能自己再深入經藏。這是一本要用心讀,而不是用眼睛看的書。因為用眼睛看不到佛陀以及他的教法; 只有用心看,才能接得上佛心。學佛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正確觀察瞭解自己(遍計所執相),瞭解自己與他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依他起相),以及完全洞徹自他它之間錯綜交雜的所有一切因緣現象(圓成實相),進而重拾迷茫不見的清淨自性(菩提)與應得的淡泊寂靜(涅槃)。林玉蓮,1966年出生於臺北,三寶弟子,但也淨信所有宗教只要基本上不違背不殺、不偷、不淫,都可勸人為善,而不相排斥。已婚,育有二子,目前住在英國。鑒於許多國人對於佛經的不瞭解,因此發願將大藏經選取部分改寫為白話故事書,以利讓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佛陀的慈悲。佛經最初基本上是佛陀的弟子,把記憶裡面發生過的事,導師講過的話,一一抄寫紀錄。所以在佛經的記載上面,其實都是故事,裡面都會記載參加的人,所在的地點,佛陀的開示等等。作者希望是《白話佛經故事》系列,能夠讓大眾對大藏經有種一覽無遺親切的感受,拉近自己與佛陀的距離。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给这个新时代带来很多新潮的东西,特别是科技的新知,虽然如此,但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更形复杂,在这样的环境里,要如何活出更有意义的人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了解自己要如何建立信心?这是一个使自己活得更好的重要课题;这也是从〝自我〞出发的主要课题。因此,我们不妨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探究一下自己的性向、兴趣与能力;想想如何去激发无限的潜能?如何打开心扉去面对未来的世界?进而思考那些不了解的问题;凡事经过思考,必有心得。在此,谨将过去自我有所体悟的心路历程,以及所见闻的生活体验,以文字的表达,信笔写下,与读者诸君分享。 本书取名《明天会更好》,这是作者希望读者诸君看过这本书后,在生活的思维上有所参考,是所至盼!这本书分为三辑: 第一辑:温馨絮语:以五个大标题作注脚; 一、建立健全的人生观:1、从了解自己开始;2、秉持志趣发展潜能;3、择善固执迈向出头日。 二、培养信心:1、信心是成功的阶梯;2、命运由心支配;3、一步一个脚印;4、行行出状元。 三、跳出自我:1、凡事往光明面想;2、"转化"能使意念提升;3、工作时放松心情。 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1、善于理解才能洞察人心;2、外圆内方为处世良谋;3、"容忍"有助于成就大事;4、"忘我"能找到快乐;5、"谢谢"二字是生活的润滑剂;6、不容忽视的亲密关系;7、从小处着眼的社交;8、善用名片的功能:9、提升生活的艺术。 五、爱是共融的泉源:1、先从家庭谈起;2、以善意追求爱的真谛;3、乐于助人发扬博爱精神。 第二辑:就事论事:有二十五篇文章,虽然是愚者如我对事情的体会,却是出自个人的心声,不知你读后是否有所体会与同感? 第三辑:调整镜头:共有四十篇短文,每篇的文字,虽短小,但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表个人的浅见! 在以上的三缉中,除第一辑的文章是首次与读者见面外,另外两辑的文章,均选自过去在台湾各大报的副刊发表过的部分文章;第二辑是散文,第三辑是字的"专栏"(方块文章),今由繁体字改写为简体字,以便于对岸读者阅读。 在此,藉用佛家〝证严法师〞的两句话:〝用智慧探讨人生真义;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来互相勉励。希望人人都能使生命发出〝光和热〞,不但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愿与读者诸君同唱〝生命之歌〞,使明天更美好! 笔者才疏学浅,愿在不断追求新知和终身学习中,藉此抛砖引玉,尚祈方家不吝赐教! 李铭爱 谨识于中山寓所 2016/4/16
《讀樂樂》是一本基督教屬靈書籍的文摘。作者悉心選讀了五十本基督教好書,發掘每本書精闢之處,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和領悟,與讀者分享。作者以美麗的修辭和動人的筆調把每本書的主題內容和智慧信息完整地呈現讀者眼前,確是值得一讀的文章。不單讓你的生命得到啟迪,同時更進一步選讀作者所推介的好書。 李健萍,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曾任職於香港東方日報家庭版專欄記者、海天書樓編輯。後移民加拿大溫哥華,受聘於世界日報,擔任工商記者一職。亦為溫哥華《真理報》開卷有益專欄作者。喜愛閱讀,也樂於分享、交流。
本书为美国李炎曾先生所著,内容分为三部,分别为:「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新编」、「胸怀大志」。 「孙子兵法」,本书为1972年4月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所出《孙子》残简释文,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孙子》十三篇残简。由于竹简残缺较甚,文字不能完全连贯,但有不少长于今本的地方。下编收《孙子》佚文残简四篇以及记孙子见吴王以兵法试诸妇人的残文一篇,对研究《孙子》的思想有一定参考价值。作者于每篇释文前标出篇题,上编各篇中,简本原篇题残缺的,由编者据宋本《十一家注孙子》补加。下编各篇中,原篇题残缺的,据文义补拟。补加或补拟的篇题均加记号已与原有篇题相区别。 「三十六计新编」,由于《三十六计》原书至今无准确年代和作者可考,然原书共分六套,既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计又各分列为六计,总共三十六计。每计基本上都是用众所周知的成语定名,易懂易记,便于在群众中流传。各计所含内容,多属古代兵家诡计之谋,可以说它是采集兵家之「轨道」,专讲军事谋略的一本书。 「胸怀大志」则是作者以自己的历史观点,纪录韩信的一生。韩信,江苏淮阴人,出生时家道业已中落,因此没有关于他家世的详细记载,只知道他少年时期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清贫。但他家中收藏兵书和宝剑,韩信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很多兵书,也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推论"韩信乃韩国之后"(明李延机着《鉴略‧秦记》),开启了他不凡的一生。 李炎曾,美籍华人,退休后喜爱舞文弄墨,目前旅居美国休斯敦。
本書是旅加華裔作家呂慧的最新現代小說,此書入選「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叢書系列。 河邊的白樺樹颯作響,風不知從哪裡吹過來,也不知要吹向哪裡?滿天的陽光在漣漪上起舞。風含著淚要在水面上留字,漣漪一波接一波將它拭去,風一次又一次地譜寫。有風就有字,萬世千年,總是在這裡重複,那是寫給水的千言萬語千種嘆息。之後,風和水,什麼也沒留住。 《作者簡介》 呂慧,旅加華裔作家,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成員,現定居加拿大溫哥華。
这是一部描写中国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在现实生活中成长、挣扎与较量的小说。 梁子汉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毅然离开国有企业,来到奶奶创建的健尔责任公司任经理。他看出这个家族式企业存在着生死攸关的诸多问题,对其进行了脱胎换骨地改造,和几个同学、朋友一起成立健尔股份公司,再而组建健尔集团,奋力拼搏不息,创造了辉煌。 在此过程中,他迎接着来自家族势力代表的妻子、一度是合伙人的同学,来自外界的其他民企、国企、外企、贪官、舆论界、政府部门、黑道、造假者、恶意消费者等等各个方面的挑战,遭遇了一起接一起凶险、诡诈、险至破产的厄运,情感、精神惨遭折磨,曾经面对着大海恸哭,但终于迎来了新的早晨...... 这部书虽然写的是中国民营企业,更注重的却是情--亲情、友情、爱情,情节曲折,波澜壮阔,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发明不能当饭吃,要把发明变成饭,就要申请专利,获得保护。申请专利可以自己申请,也可以请专利律师事务所代理申请。请律师代理要花一大笔代理费,自己申请则便宜许多。原先中国个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费经80%减免后才60元人民币,批准下来的批准费也才200多元。这些年涨了一些,也涨得不多。我一开始时是自己写专利档报到专利局,可连着两年都被驳回。我找到专利报社的一位朋友请教,他看了我的档说,你写的是散文,不是专利档,专利档是特殊的法律档,要有特殊的术语和格式,附图也有专门的要求。于是我不得不花2000多元人民币请了一家律师所代为申请。不到一年,我的第一项专利"多功能自行车锁"获得了批准。这之后,我细心研究该项专利档的写作手法和附图的画法,半年后,终于有所领悟,于是照葫芦画瓢,报出了几项我自己写的专利。差不多每份专利都得到专利局的回函,提出一些要修改的地方,并建议我找专业律师代理。可我矢志不移,仍旧自己修改,修改完再报。不知看了多少书,请教了多少人,尤其是一位建材专利事务所的老前辈曾给予了我多多的指教,终于,我的一系列专利申请接连过关,获得了批准证书。后来的申请就越写越好,专利局返回修改的也越来越少,有许多是一次性获得了批准。不仅如此,还帮朋友们申请了一些专利。2000年来美国后,一位朋友曾带我去洛杉矶的一家台湾人办的专利事务所请教问题,我拿出我在中国申请的一份专利档给他看,他问我是找的那家律师所写的。当我告诉他是我自己写的时,他竟惊讶地说,这比一些专业律师写得还好。我朋友笑着对我说,看来你可以自己开一家专利事务所了。 专利文件的书写比发明文章的书写要难得多,是一项很费脑力的工作,但也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高不可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细心揣摩,学会了它的基本书写格式和术语,以及画图的规范,你就能自己书写专利档。自己写要比请律师写节省差不多百分之八、九十的费用。当你认为有项好的主意时,可先上网查一下,看看是否已有人发明。如没有,你就可自己申请专利,自己申请碰巧了就批准了;碰不巧被驳回,也只损失几十元的申请费,只是浪费些时间和功夫罢了。 然而,光有专利还不能当饭吃。专利只是些生米,要把生米煮成熟饭,就要把专利转让出去,使之转化成产品。可专利转让是一项与发明创造完全不同的领域,我这方面感慨颇多。中国有句老话,物以稀为贵,在社会上特别缺少发明家的时候,你成为了一名备受瞩目的稀有的小发明家,这不是一项明智的选择吗?
紅心方塊為一部長篇小說。紅心表示愛情,方塊為立體構型。 四個主線故事借樂調為標號,有C小調,D大調,E小調,F大調(借音樂家勃拉姆斯四首交響樂的樂調為題)。各以四季為序發表。如此十六篇。 四篇各可視為獨立的中短篇,然而各篇有關聯。全書實屬長篇 。 各篇篇首的四位數字為公元年代,指明故事開始時間,之後過程有半日,一日,三日,或數年不等。 雖有明顯時空背景,但只用為背景,不在反映時代。人物情節固屬虛構,亦非典型,以實事為藉,擷取零星細節,轉換時空,加以編織而成。 長篇的主軸,在於四組人與一女相遇的前後故事。C調裏的一人與女主角心心相印卻未能廝守。D調裏的一人平凡,卻對女主角影響深久。E調裏的兩人和女主角在時間中失之交臂。F調裏的兩人比女主角年幼約十年,一個因女主角畫像生發傾慕,進行千里追尋,直至生熄氣竭,其鄉友繼續使命,經過長年奔波努力,還畫於女。 C調,究竟因短暫而顯得真情,還是真情導至短暫? D調,只有現在,沒有過去未來的行為,豈是意志引領欲情,還是欲情引領意志? E調,在錯失和憂喜中徘徊,不禁要問,果真盈就是缺? F調,搜尋或埋藏的拔河,是否也是掙扎或安順的爭執? 我在這裡,你在這裡。 時間走了,我們散了。 序曲這裡,終曲在那裡, 這裡或那裡,都在心裡。甘定仁,生於重慶,長於台灣,赴美修畢電機碩士。任職於航太業近四十載,先後工作於諾斯洛普,雷神,以及洛克威爾等公司,專職系控,參與隱型戰機,標準導彈,神斧導彈,太空梭發現號等研發,獲多次傑出貢獻獎及傑出成就獎。完成有關論文數十篇,包含軌道選擇,飛行器控制面,干擾模擬,實時模擬。 作者十四歲因讀約翰克利斯朵夫一書,啟發寫作熱忱,動筆小說長篇一冊,十數年筆耕,一九七一年完稿。之後七八年全重寫,九一年十一月完稿。約一九九八年始,將該小說的三分之一改寫,名為紅心方塊,越十年,數易全稿,近期完成。如今以紅心方塊定稿呈現,期可自娛娛人。
紅心方塊為一部長篇小說。紅心表示愛情,方塊為立體構型。 四個主線故事借樂調為標號,有C小調,D大調,E小調,F大調(借音樂家勃拉姆斯四首交響樂的樂調為題)。各以四季為序發表。如此十六篇。 四篇各可視為獨立的中短篇,然而各篇有關聯。全書實屬長篇 。 各篇篇首的四位數字為公元年代,指明故事開始時間,之後過程有半日,一日,三日,或數年不等。 雖有明顯時空背景,但只用為背景,不在反映時代。人物情節固屬虛構,亦非典型,以實事為藉,擷取零星細節,轉換時空,加以編織而成。 長篇的主軸,在於四組人與一女相遇的前後故事。C調裏的一人與女主角心心相印卻未能廝守。D調裏的一人平凡,卻對女主角影響深久。E調裏的兩人和女主角在時間中失之交臂。F調裏的兩人比女主角年幼約十年,一個因女主角畫像生發傾慕,進行千里追尋,直至生熄氣竭,其鄉友繼續使命,經過長年奔波努力,還畫於女。 C調,究竟因短暫而顯得真情,還是真情導至短暫? D調,只有現在,沒有過去未來的行為,豈是意志引領欲情,還是欲情引領意志? E調,在錯失和憂喜中徘徊,不禁要問,果真盈就是缺? F調,搜尋或埋藏的拔河,是否也是掙扎或安順的爭執? 我在這裡,你在這裡。 時間走了,我們散了。 序曲這裡,終曲在那裡, 這裡或那裡,都在心裡。甘定仁,生於重慶,長於台灣,赴美修畢電機碩士。任職於航太業近四十載,先後工作於諾斯洛普,雷神,以及洛克威爾等公司,專職系控,參與隱型戰機,標準導彈,神斧導彈,太空梭發現號等研發,獲多次傑出貢獻獎及傑出成就獎。完成有關論文數十篇,包含軌道選擇,飛行器控制面,干擾模擬,實時模擬。 作者十四歲因讀約翰克利斯朵夫一書,啟發寫作熱忱,動筆小說長篇一冊,十數年筆耕,一九七一年完稿。之後七八年全重寫,九一年十一月完稿。約一九九八年始,將該小說的三分之一改寫,名為紅心方塊,越十年,數易全稿,近期完成。如今以紅心方塊定稿呈現,期可自娛娛人。
本书以2125-2148为时间背景。于22世纪时,全球资源殆尽,小行星为唯一可能去采矿的地方。于2132年美国情报局发现中国有庞大太空舰队在酒泉太空港上待发,大起恐慌,去旧档案查,发现中国早于2125年开始远征太空的计划。因而白宫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美国太空名科学家张戴维(第四代中国移民)在会后审视数据及间谍人卫侦查到的图片,发现中国新创「新天地资源」公司在研发数十亿吨(数千个百万吨)黄色炸药核爆装置。核子专家布郎杰认为这种核子装置不可能用在战争上。也发现庞大太空舰队是中国新「新天地资源」公司的计划。美国不久发现这庞大舰队利用金星重力协助奔向小行星花神8号(见注)。美国总统立刻拨款发射间谍人卫去花神8号追踪。发现中国舰队到了花神8号后,用全自动机械人建立开矿基地。美国也直起直追。也准备去花神8号上建立基地开矿。因此中美开始了和平而激烈进行的竞争。中国的小行星Asteroid计划的主持人卫思美是于21世纪中叶美国移民中国的美国人Jerome Wilson 的孙儿,是第三代移民。于2135年,在卫思美的领导之下,中国用数十亿吨(数千个百万吨)级的庞大核爆把一对相接小行星双星分开,把其中一个送到地球附近,成为月球的人卫。命名为「广寒宫」。天文方面的微中子实验室发现中国在小行星带上的核爆。宣布之后,世界大哗,中国和美国秘密协议,威利兼施,把反对的声音逐渐消弭。之后美国跟着,也用庞大的核爆把一枚小行星推动到地球附近变成月球的卫星,取名马茜娜Mahina(夏威夷原住民的月神)。可是美国把马茜娜封存,名为研究载人去火星的计划,实际上用来做军事用途。中国则在广寒宫上开建太空旅游旅馆,并租地给世界财团去造小行星上的太空旅游旅馆。本书以去广寒宫的首航旅游做结束。至于书中「狂想精品店 La Boutique Fantstique」的实况,请看本书。注:花神8号小行星8 Flora是离地最近的最大小行星,约140公里(90英哩)大小。离地球一百八十余亿公里(百余亿英哩)。上有丰富重铁-镍矿,推想其它的重金属矿也很多。
本書以2125-2148為時間背景。於22世紀時,全球資源殆盡,小行星為唯一可能去採礦的地方。於2132年美國情報局發現中國有龐大太空艦隊在酒泉太空港上待發,大起恐慌,去舊檔案查,發現中國早於2125年開始遠征太空的計劃。因而白宮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美國太空名科學家張大衛(第四代中國移民)在會後審視數據及間諜人衛偵查到的圖片,發現中國新創「新天地資源」公司在研發數十億噸(數千個百萬噸)黃色炸藥核爆裝置。核子專家布郎傑認為這種核子裝置不可能用在戰爭上。也發現龐大太空艦隊是中國新「新天地資源」公司的計劃。美國不久發現這龐大艦隊利用金星重力協助奔向小行星花神8號(見註)。美國總統立刻撥款發射間諜人衛去花神8號追蹤。發現中國艦隊到了花神8號後,用全自動機械人建立開礦基地。美國也直起直追。也準備去花神8號上建立基地開礦。因此中美開始了和平而激烈進行的競爭。中國的小行星Asteroid計劃的主持人衛思美是於21世紀中葉美國移民中國的美國人Jerome Wilson 的孫兒,是第三代移民。於2135年,在衛思美的領導之下,中國用數十億噸(數千個百萬噸)級的龐大核爆把一對相接小行星雙星分開,把其中一個送到地球附近,成為月球的人衛。命名為「廣寒宮」。天文方面的微中子實驗室發現中國在小行星帶上的核爆。宣佈之後,世界大嘩,中國和美國秘密協定,威利兼施,把反對的聲音逐漸消弭。之後美國跟著,也用龐大的核爆把一枚小行星推動到地球附近變成月球的衛星,取名馬茜娜Mahina(夏威夷原住民的月神)。可是美國把馬茜娜封存,名為研究載人去火星的計劃,實際上用來做軍事用途。中國則在廣寒宮上開建太空旅遊旅館,並租地給世界財團去造小行星上的太空旅遊旅館。本書以去廣寒宮的首航旅遊做結束。至於書中「狂想精品店 La Boutique Fantstique」的實況,請看本書。註:花神8號小行星8 Flora是離地最近的最大小行星,約140公里(90英哩)大小。離地球一百八十餘億公里(百餘億英哩)。上有豐富重鐵-鎳礦,推想其它的重金屬礦也很多。
世界上四大古文化中唯一能在現代存在的僅有中華,且中華的文化一開始就不具排他性,因此,中華雖然歷經外族以少數成功地侵略及佔領,都能把侵略者同化。可是中國的儒學自明朝起就走向歐洲中古代煩瑣哲學墨守成規的道路,以致於和文藝復興後急速發展的歐洲科學工技及社會經濟的發展脫節。有近兩百年之久,中國在外侵內患之下,走向下坡路。本書就中國文化背景,詳述中國之能從走向滅亡的死巷子尋出走出的新方向的歷史背景及因素。在言論自由的兩個極端之間,從腹誹到允許任何言論的美國憲法第一條修正案之間,有很大的幅度,可以讓每個文化選擇把言論自由放在哪裡。這種看法,可以推廣到其他的「人權」上,如參政權、宗教自由、宗教組織自由等等。從某種意義來說,將這些「人權」再次定出規範也是重整世界制度及秩序的一部分工作。現在的世界局面已經和上兩個世紀的不同,而在未來將會更為不同。西方也許不是真正的在衰落中,可是其他文化已經興起,從相對角度來看,這些其他文化的興起,使得西方文化的習俗不再像以前那麼有威力,影響力也沒有那麼大,甚至沒有那麼切題。總結就是西方文化看起來在衰落中。除非西方能對自己的自大懸崖勒馬,若是繼續目空一切,自以為是的心態(以往由於他們的優勢,可以不受牽制),則與其他文化在未來的衝突只會有增無減。現在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在大力推行對種族、宗教等不同文化的容忍。我的意見是,我們應當把這類的容忍擴大到能容忍其他文化做事的方式。只有了解其他文化,才能培養出這種容忍。
序 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政績可觀,是自古以來所未有的,也是歷史上空前繁榮而顯赫的太平盛世,史稱貞觀之治;可是貞觀後期景況不如前期 (以貞觀23年〈公元637年〉為界,分前期、後期)。本書故事背景是貞觀後期的唐太宗晚年 。 本書故事由唐太宗東征高句麗開始,掀開貞觀盛世哀愁的面紗;唐太宗逝世,降下了貞觀盛世的帷幕。唐朝亡了,依然有中國;但唐朝以後,卻沒有像貞觀時期那樣顯赫而值得欽羨的時代了。 本書故事涉及貞觀之治的治國大計乃至玄奘的心經以及人生真諦,也旁及兵制及高句麗與百濟史事和中日之戰,冀能引起讀者緬懷我國古人的史事和人生智慧;小說就是在人生智慧的底紙上描繪人與事。 生命如山中初雪 盛世如山色哀愁 盛世哀愁 ※盛極必衰,貞觀之世亦然,於此書知得失端倪; ※人世苦痛困厄,人生真諦,於此書照見啟示; ※河山依舊,家國淪亡,何去何從,書中道其道; ※夫妻真愛,一生何求,書中舉燭,昭然若揭; ※古代人與事,智慧花果,經書中詩文而彌茂! 生命如雪 ※春秋戰國的烽煙時代故事: ※西門豹治鄴,民不欺詐,家給人足,魏國君主收其璽印 .... ※樂羊攻佔中山國,赫赫功名,魏國君主疑其忠心.... ※聶政刺殺韓國宰相,恐禍及姊,披面抉目,自剔而死;姊揚弟名,自殺弟屍旁 .... ※作者寫這些故事,於歷史真蹄和人性,感悟至深! 松陽鎮杰,祖籍廣東大鵬古城,童年移居香港,在香港和英國的大學學習,從事學校教學與行政工作。 曾任香港:教區學校中學校長聯會主席、考試局中央委員、地區法院審裁顧問、三個教育機構顧問、中國外籍人員子弟學校認證委員。 退休後讀書寫作自娛。
序 亂世帶給人民的苦難是場場噩夢。西晉王朝的貪暴腐化與八王之亂,使戰爭頻仍、天下荒亂、百姓塗炭,西北民族與漢族流徙,流民起義,西晉王朝短促間終告滅亡。《英雄傳奇》的故事就在這個亂世開始。故事分上集〈亂世英雄〉與下集〈經緯天下〉。 本書英雄的傳奇:被販賣為奴的羯族人石勒建立後趙王國,率民南渡後誓師北伐的袓逖却鬱鬱而終,前秦-代大帝的氐族人苻堅敗於肥水之戰而身亡,呂光西征建後涼而忘糟糠妻更妄顧民心、屍骨未寒卻給從子取代,十九歲的鮮卑族人拓跋珪奠定北魏國基,英雄們的故事都依據史書而情節不講求險詐玄幻,以故事說歷史和古人的人生智慧和經驗,或許較有趣和較感人并且較易為人接受! 無窮而博大的中華文化,壯麗而光輝的人生智慧,精彩多姿的人與事,讓筆者孕育寫作意念。追尋的小說說的是精彩多姿的史事、壯麗光輝的古人智慧、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民族之根!筆者自不量力,寫作小說返璞尋根,衷心盼望和讀者共同尋根,有助古人智慧傳承永無窮盡且歷久彌新,是中華文化與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和動力!為頌為禱! ※故事觸及亂世苦難根源,讓讀者思考中國苦難緣由; ※以歷史反映傳統政治思想的缺陷; ※以小說闡述歷史人物,生動感人,趣味盎然,風格清新; ※書中註釋及引典籍,因典籍蘊涵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和動力; ※本書取材宏博包括歷史、文學、地理、兵法、寓言、傳說、武術等; ※作者所說古人人生經驗與智慧,足可成為現代人的鏡子,讀者可在書中照見自已容顏! 《上集:亂世英雄》 歷史上最混亂時代的英雄人物傳奇 歷史最亂時代,埋沒不了英雄傳說 動蕩不絕時光,掩蓋不了英雄風姿 《下集:經緯天下》 時勢造英雄,英雄以經世之志圖緯世大業 松陽鎮杰,祖籍廣東大鵬古城,童年移居香港,在香港和英國的大學學習,從事學校教學與行政工作。 曾任香港:教區學校中學校長聯會主席、考試局中央委員、地區法院審裁顧問、三個教育機構顧問、中國外籍人員子弟學校認證委員。 退休後讀書寫作自娛。
在"文革"那個特殊年代,我和我的同學們有幸親身參與了西藏的"社教"運動,目睹了階級鬥爭的場面及西藏的風土人情。 從主人公白雪及她的朋友秦素玉,孫思君,文達等人物身上,反映了一九六八年前後畢業的大學生們在"文革"、"社教"、勞動鍛煉,改革開放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的思想、工作、生活、愛情、婚姻諸方面的經歷。 書中歌頌了白雪與高原堅定不移的愛情觀。詮釋了愛情與婚姻的真諦。 浪跡天涯女士,生於中國陝西。中學高級語文教師。作者自幼酷愛文學。大學期間和同學們在西藏參加了拉薩和日喀則地區開展的"社教"運動,耳聞目睹了西藏的風土人情。 畢業後分配在礦區任中學語文教師,體驗了礦井下礦工們的勞動和生活。 退休後出國探親,領略了異國風情。 回國後閑居無事,遂寫了《高原雪》這本小說,記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作者曾在南方《知音》雜志發表過短篇小說,在《西安城牆徵文》大赛中獲優秀獎。 浪跡天涯女士現任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成員CCWA(Canadian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CCWA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隸屬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全球數千華文作家著作出版及發行於全球的前驅;華文作品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大家有責任把這份中華文化妥善保存並有效發揚光大!
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2018年文集《作家之家》是今年文友們努力筆耕的碩果。本文集收錄了會員文友們的作品約20萬字,分成八卷:卷一〈特邀作品〉2篇,卷二〈散文〉45篇,卷三〈論述〉5篇,卷四〈詩歌〉5篇,卷五〈意外驚喜〉16篇,卷六〈會務報導〉10篇,卷七〈特別報導〉3篇,卷八〈回顧2015-2019〉1篇,〈附錄〉本會會史、章程與會員名錄。照片涵蓋本會四年來的大小活動,及歷年來出版之會刊、文集。今年的《作家之家》可説是圖文並茂、色彩繽紛! 一九九二年秋,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NACWALA)成立於扼守美西大門的洛杉磯,是全球擁有華人和過往華人最多的海外城市。洛城作協的文友們本著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相互合作、相互切磋的精神,和本身對文學的愛好與執著,人人都為這個大家庭貢獻心智,出錢出力。二十多年來,除了舉辦過無數次文學演講、座談、會員新書發表、節慶聯歡會等一般性的傳統活動外,還與《世界日報》圖書部合辦圖書大展,贈書僑教中心,每年出版會刊《洛城作家》、《會員文集》、《作家之家》等等,於世界華文創作中佔有一席之地。
「FreeBSD群魔亂舞」一書最主要的寫作目地是橋接其他電腦作業系統使用者,一起墜進深入FreeBSD這套 Unix 類電腦開機作業系統的魔窟,以期將來完全使用FreeBSD作業系統來滿足完成讀者所有的電腦作業需求產生熱戀此系統的作用。 最後發揚光大這套優秀的作業系統市場佔有率,看看能不能捍動圖利為主的商業軟體發展公司,去關心注意到這個作業系統的市場利益,使得將來所有軟體程式寫作發展都會兼顧到這個苦命坎苛的古老血統作業系統的支援與支持。 讓它不只是一直屈身在背景作業伺服器市場,默默無聞的付出及堅強支撐著網路功能服務,走進聚光燈下的聚焦點進入大眾視線之下,取得它應有的榮光,同時也用X Window 圖形介面的桌面應用操控來證明它也可以很炫麗,反駁它被塑造成只適合用來架伺服器使用的刻板印象。 你厭惓了不夠免費及自由商用的作業系統了嗎?你討厭隨波逐流專精使用同款知名及要付費的應用軟體了嗎?如果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就試試FreeBSD吧!它應該可以帶給你一些使用上的驚喜同時點燃沉寂已久的使用熱情。 ●關於作者●老孤是電腦化邏輯哲思索引者,無奈的浮沉在這眾生相煎的人世之中,沒有甚麼高深的學問知識,只是我喜歡思考天地之間的種種道理,久而久之會發現這世界看似不相關的種種跡象,有時都會趨向一個共通的現象或數據。 或許這些共通的緣遇,並不是偶然的,而是芎蒼的妙手形成的共通性,令人不自覺的讚嘆讚造物者之手的巧妙。
這是一部具法律和醫學背景的偵探閙劇小說,也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作者潘醫師藉兩個完全不相關的事實現象,講述他的故事,並推出他的論點。 不像理想中或一般人所願望的,在現實中,人,並不是生而平等。很多不幸的人,生下來便有着很多先天性的缺陷。他們生下來便在很多或某些方面遠不如人。這些缺陷,往往會令他們在群體生活中不易為同儕接受,也對他們在這競爭生存的社會中,有著負面的影響。這些與生俱來對他們不利的條件,常常會使他們成為眾人訕笑、歧視甚至玩弄欺凌的對象。這往往會影響了他們的一生。然而,幾乎無可置疑的,一個人的個性、脾氣、待人處事態度和人生觀的形成,除了他能受到的教育外,與他長大的環境、和一同長大的人,關係密切;更在不同的程度上,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會受到上述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 在醫學領域、醫療工作上,美國雖然有着最先進的科技、最豐富的資源,卻可能是有着最糟榚、最沒有效律、最濫用資源、漏洞百出、分配不均的醫療保健制度。這制度中在製訂行政處理和資源分配的法規上,雖然本意是要造益社會,但充滿了墨守成規的官僚作風,不切實際。歷屆執政者,亦曾認識這個成為社會大問題的漏洞,而嘗試進行改革,但情況好像越改越糟。因「改革」而衍生出的新問題,有的比原先的更壞。
本書命名為《屬天與屬地生活隨筆》,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寫的是有關屬天的生活,包括下列三章:敎會生活、主日學造就班,和靈修感悟。第二部分記的是屬地的生活,則涵蓋下列六章:家庭生活、自修札記、時事報導、普通常識 、中臺韓之旅,及慢性病疼。 在「基督徒生活」網站上所發布的《敎會工人培訓手册》中,當談到時,特別陳述基督徒的生活具有兩種特性,一種是屬神的生活;另一種則是屬地的生活。 「因從神來的新生命,是出於天、是屬天的,所以所思想、所注重的也都是屬天的事。經上說:『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約翰1:12-13。願神祝福祂自己的話語! 由於原先的舊生命是從亞當而來,是出於地、是屬地的,因此人所思想、所注重的都是地上的事。」 此外,在《澹泊自甘看人生》一書中的第168頁,已故作者何曉東弟兄以為題寫道: 「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路加4:4 「假人」只有一種生命,就是肉體的生命。肉體的生命必須靠食物。然而「真人」,也就是基督徒,他們有兩種生命。一種是肉體的生命,亦即屬地的生命,他們也需要吃飯、勞動和做工。但是他們還有另外一種生命,就是屬天的生命,亦即靈的生命。這樣的生命也需要培養,就是藉著神的話――聖經。」 以上所述,對於本書的取名和分章都有莫大的啓發及影響。
●編者語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聖經《傳道書》第三章講得真好,我們有時以為最好的計劃卻並非神的意思;同樣,有時我們的遭遇,面對的困難卻有出人意外的景況,神的安排確叫人驚訝。 2012年因自己經營印刷行業之便,為太太李健萍在《真理報》多年來每月的專欄「開卷有益」輯錄成書,起名為《讀樂樂》,在加拿大溫哥華面世;繼而在網上書籍平台如Amazon、金石堂網路書店、三民網路書店、Barnes and Noble等處發行。「開卷有益」專欄合共有200多篇文章,2015年適逢我倆結婚30週年,特別為她準備出版第二本專輯,但因工作與教會事忙,雖已編輯妥當,還是遲遲未能結集付梓。 2020年三月起全球因著武漢肺炎大流行,各地病情嚴峻,不少城市都要封關隔離,經濟大受打擊,很多旅遊業、餐飲業等舊客戶被逼結業,教會也不能舉辦實體崇拜聚會,過往的培靈會、佈道會海報單張,甚至奉獻信封等印刷用品需求大減,自己經營的印刷公司亦受嚴重影響,員工只有減少工時應對。正在徬徨之際,《哈巴谷書》三章經文浮現在我腦海中:「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神的話語實在是我的力量。 疫情下有失也有得,除了藉著禱告學習更親近神。趁著空閒時間較多,因而可和太太透過網上平台一同參加聖經課程,也可以和朋友分享信仰。神是信實的,祂沒有撇下我,四月份開始有不少新朋友主動與我聯絡,印刷工作再見生機,七個月內先後為幾位主內兄姐們出版印行了多本見證集及畫冊,實在感恩。也因為這樣,喚醒了我要為太太完成這份結婚週年禮物,今次我們選輯了75本好書和大家分享,取名為《常讀樂》,希望讀者們都能常常以讀書為樂,透過這書更認識神。 獻呈這書給我的神,感恩我和健萍有主同行的35年滿有恩典的歲月。 余國基 2020年12月 李健萍,畢業於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曾任職於香港東方日報家庭版專欄記者、海天書樓編輯。後移民加拿大溫哥華,受聘於世界日報,擔任工商記者一職。亦為溫哥華《真理報》開卷有益專欄作者。喜愛閱讀,也樂於分享、交流。
Tilmeld dig nyhedsbrevet og få gode tilbud og inspiration til din næste læsning.
Ved tilmelding accepterer du vores persondatapolit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