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 bøger
Levering: 1 - 2 hverdage

Bøger af

Filter
Filter
Sorter efterSorter Populære
  • af &#40644, &#38597 & &#33738
    118,95 - 159,95 kr.

    黄雅菊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56岁华裔女性。1998年,她被诊断出患有脑肿瘤。接受了两次脑部手术。一系例的并发症导致她只能瘫痪生活。与抑郁症和残疾斗争后,她凭着决心和毅力成功重新融入社会。新冠肺炎高峰期时她出版了一本简短的英文(Rising)和华文(窗外有蓝天)的医学回忆录。作者希望《从逆境到胜利》能触动人心更希望它能够令读者振奋并受到启发和激励。同时作者希望提高人们对脑肿瘤的认识。脑膜瘤虽然不是癌症可是足以改变患者的一生。

  • - 一個外省人的台灣回憶
    af &#40643, &#38597 & &#32020
    208,95 kr.

    "那是外省人被迫浪跡台灣,望鄉不見歸路的年代,他們流徙孤島,心在祖地,這抽刀斷水水更流的感情在動盪的世道裡,只有默默索求於舌尖上,細細的吸啜並品嚐從茶香到稻香的熟悉記憶,慰籍基因種子裡深植的土香。" 作者生於台灣,是外省第一代。她在這本書裡用稻香与美食串起來的,是對滋養她成長的那方水土的眷念,是對動蕩歲月中千方百計為孩子們遮風擋雨的父母長輩的感激與懷念,更是一個成年人回首懵懂往事,對當年身處其中而不自知的歷史的重新發現。從隨太平輪葬身海峽的作家、出版家姑父,到抗戰飛虎隊中方代表、日本投降時接管台北戰區空軍司令、孫立人將軍陸軍總部轄下情報署長林文奎將軍的遭遇,到父親與葉公超先生的忘年交,等等,為這滿载個人記憶的小册子,增添了厚重的歷史感。

  • af &#38597, &#23071 & &#28201
    243,95 kr.

    这是一部自传体纪实小说,是二十世纪中叶一位普通中国人的血泪沧桑历史,记录了他所经历的日本侵略、国共内战、建立新中国、建国之初,以及后来一系列政治斗争,反右、大跃进、文革,直至中国跌落至濒临崩溃的黑暗深渊。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一个从小失去父亲庇佑的孤儿是怎样跌跌撞撞地成长,感受他在成长中所遭遇的无尽的贫穷、苦难和辛酸。他把对父亲朦胧的爱转移到对父亲的政党和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却在年仅17岁时,因为说了一句真话而被党抛弃、除名;在随后的反右斗争中,他又被打成右派,成为阶级敌人,在24岁的青春年华,在政治上被处以死刑......你将看到一个普通人在历史大潮之中,如何翻滚挣扎,如何摔得头破血流,又如何小心翼翼地生存下去。你也将看到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心存的正义力量,看到他 "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的思索。作者温雅娟,动荡的文革年代出生于草原钢城包头,在黄沙漫漫的边塞小城度过物质极度匮乏的童年和少年,精神却一如草原骏马自由奔放,无拘无束。18岁时,怀揣当年烈士祖父未竟之学业梦想,以极优异的高考成绩放弃北大而进入北师大。毕业后担任大学会计教师若干年,外企财务总监若干年;移民加拿大之后,专业税务师若干年。育有两名学业出色的子女,父慈子孝,家庭美满。本书是作者基于父亲的笔记与父女之间的多次交流,以父亲的口吻和自传的形式,首次开启的文学探索,也是作者与上个世纪的历史展开的无数次对话。疫情肆虐期间,作者闭门造车,笔耕不辍。历时三年,搁笔之时仍意犹未尽。唯愿此独立之思考和不屈之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愿我们的民族不再经历这样的磨难!

  • - 赫尔曼-巴文克的有机主旨新释 Trinity and Organism: Towards a New Reading of Herman Bavinck's Organic Motif
    af &#21508, James Eglinton &#24681 & &#38597
    135,95 kr.

    本书全新解读了荷兰新加尔文主义神学家赫尔曼-巴文克(1854-1921)著作中的有机主旨。在关注先前主导的"双重巴文克"假设在近期崩塌之时,本书探究了此失效的诠释法对杨-冯赫夫(Jan Veenhof)著作中巴文克有机主旨的规范性解读的影响。当从这一视角深入探索冯赫夫对这种不成立的"双重巴文克"模型的全面依赖,以及他对有机的看法的过程中,全面重新解读巴文克的必须性变得显而易见。这种新释将会被用于解释巴文克神学中特定的内容。我们借着追溯他思想中概念合一的基础,必须重新联合"双重巴文克"。此合一的基础位于巴文克的神的教义之中。在透过三元组和非三元组的着重点来处理多样性中的合一性的神圣范型时,我们认为巴文克尝试将自然与历史的整体理解为三位一体神圣自我启示的更广范畴。巴文克重新使用并修正了奥古斯丁的三位一体遗迹的概念,这使得他将三位一体理解为启示于所有生命中。因此,他征用了19世纪普遍的有机语言;在这过程中,他赋予该词三位一体的意义。我们所提出的有效假设是:之于巴文克,内在三位一体的神学产生外在有机体的宇宙论。我们在巴文克的神的教义、普遍启示神学、圣经观和教会论的章节中探究了此假设。在这几章中,我们发现巴文克调用了有机主旨来解释在何种意义上神格的原型合一性作为随之而来被造物中复型合一性的基础。正因如此,有机可以被理解为巴文克在解释三一形态时挑选的主旨;此形态在一切被造的实在中极为丰富。在此研究过程中,显而易见的是,当巴文克使用有机主旨时,他延续了教父神学和宗教改革神学的传承。然而,他并非只是复原此传统。确切而言,他对有机主旨的使用在19世纪晚期的文化知识处境中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发展。

Gør som tusindvis af andre bogelskere

Tilmeld dig nyhedsbrevet og få gode tilbud og inspiration til din næste læs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