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 bøger
Levering: 1 - 2 hverdage

Bøger udgivet af Latreia Press Ltd

Filter
Filter
Sorter efterSorter Populære
  • - 岳愛美及其在華盲人教育事工
     
    151,95 kr.

    內容簡介:宮岳愛美 (Amy Oxley Wilkinson) 是二十世紀初在中國福建省的宣教士。她意識到當時中國盲童被忽視、隱藏或遺棄的情況,她創辦了福州第一所盲童學校。她對盲童的全人教育貢獻得到新中國政府的認可,於1920年獲授嘉禾勳章,這是當時外國人能獲得的最高榮譽。岳愛美的故事突顯了女宣教士對早期現代中國發展的貢獻的重要性。她為福音的緣故不屈不朽,其精神至今仍影響生命、鼓舞人心。作者簡介:班蓮達及班羅拔乃宮岳愛美之後人。班蓮達曾擔任教師、大學校牧和教會牧者。班羅拔曾在不同國家的大學和神學院教授神學和歷史,並著有多本獲獎著作。他們共同撰寫了兩本有關澳洲女宣教士於中國事工的書籍。

  •  
    227,95 kr.

    本書榮獲「周聯華牧師紀念基金會2022年優秀神學研究著作獎」從始至今,基督教信仰一直遭受反對,甚至達到逼迫的程度,這是基督徒所關注的。新約所描述對基督徒的逼迫,背後有哪些社會政治和神學因素?這些基督徒又為自己的回應提出了什麼辯解及理據?新約作者又如何在自身的處境中,解釋、發展和重新應用耶穌論及逼迫的相關福音傳統?《當基督徒面對逼迫:新約神學面面觀》試圖勾畫出基督徒應對逼迫的新約神學,以作為當代不同處境之神學反思的基礎。

  •  
    169,95 kr.

    內容簡介:基督徒對確認某些核心真理,如唯獨信心,有相當的關注;但對於什麼是過充滿順服的生活,信實在現實的處境中究竟意味著什麼,卻未有清楚教導。聖經在宣稱耶穌為我們已付了一切代價的同時,又說我們必須得做點什麼⋯⋯信徒有此矛盾是可以理解的,但若對此置若罔聞,絕非明智之舉。的確有可靠的新約經文依據顯明,被恩典充滿和被恩典引發的善行、順服和信心,是一門極需瞭解的聖經神學,也是每一位跟隨基督的人須要知道的事情。

  • - Calling On The Name of the Lord: A Biblical Theology of Prayer
    af &#29790, -&#31859, &#21202 & mfl.
    174,95 kr.

    內容簡介:在大多數情況下,教會是不知不覺地停止了禱告--常常是為了吸引更多人參與教會生活。我們選擇把禱告移出教會生活的中心地帶,禱告會被小組活動所取代。我盼望本書能盡微薄之力,幫助教會重新發現聖經對禱告之重要性所作出的持續不斷的見證。本書首先呈現舊約對禱告的所有教導是如何以「求告耶和華的名」或「求神按照聖約的應許施行拯救」為基礎的。隨後進入新約,我們會清楚地看到耶穌自己如何重新定義「求告耶和華的名」,以及在祂死裡復活之後,眾使徒如何形成「奉耶穌的名禱告」的觀念,以之作為「求告耶和華的名」在新約時代的表達。本書論述,整本聖經將禱告主要解釋為「求神成就他的應許」。正如加爾文所說:「透過福音,我們的心操練求告主名。」--蓋瑞-米勒(J. Gary Millar) 學者推介:本書作者蓋瑞-米勒博士(Gary Millar)的視角非常獨到,他對整本聖經進行梳理,從中探究各卷書或各部分經文的「禱告焦點」--這是關於禱告的聖經神學。一方面,他的發現沒什麼令人驚奇的:聖經中絕大多數禱告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與神在救贖歷史中的目的相聯繫,並最終指向耶穌與福音。另一方面,他的發現卻是革命性的:現代許多基督徒的禱告是以個人的憂慮、需求和喜好為中心,而沒有聚焦於神的目的和應許。蓋瑞-米勒的這本書不僅告訴我們聖經中的禱告是怎樣的,而且讀懂這本書會幫助我們發出與神的救贖目的相符的禱告,「奉耶穌之名禱告」的意義也就驟然變得更加清晰。卡森(D. A. Carson)美國三一福音神學院新約榮休教授

  • - Daily Devotions from Young Kuyper
     
    488,95 kr.

    内容简介:与主相交比蜂蜜更甜。《磐石取蜜》是年轻凯波尔的默想集。最初分为两卷,分别于1880 年和1883 年出版,书名取自《诗篇》八十一16:"但你们必吃上好的麦子。我又要从磐石取蜜叫你们饱足。"凯波尔展现了默想圣经的极致感受--使人灵魂最深处的渴望得到满足。凯波尔所写的默想基于圣经,在信仰上极为严谨,反映了他深刻的属灵经历。凯波尔与他的创造者及救赎者的亲密团契,使其灵魂重新充满力量,並在过程中被加力、激励、更新、指示并教导。年轻凯波尔与上帝独处时的"灵蜜",借着他富有天赋的文笔流淌洋溢,使今天的我们也能共享丰筵。作者简介:亚伯拉罕.凯波尔(Abraham Kuyper,1837-1920)是一位多产的神学家。他在阿姆斯特丹创立了自由大学,并在新加尔文主义的发展中举足轻重。此外,他也是一位活跃的政治家,从1874年开始担任荷兰议会成员,并于1901年至1905年担任荷兰首相。他的生命是政治与宗教的交汇,写下许多用于公共神学发展的著作,以基督教的世界观,忠实地了解和参与于人文生活之中。《荷兰新加尔文主义丛书》主编:陈佐人博士(美国西雅图大学神学与宗教研究系副教授)、曾劭恺博士(浙江大学哲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 "ZJU 100 Professor")、徐西面博士(英国爱丁堡大学神学院哲学博士)编委:蒋亨利、李鹏翔、朱隽皞

  •  
    169,95 kr.

    本书收录赫尔曼-巴文克的〈当代世界观〉和《基督教世界观》。前者是巴文克生涯早期写的一篇论文,常被人忽略,也尚未译成英文,在此书中首次从荷文译成中文出版。虽然两个著作成文于两个不同的年代,但采用了两个相同原则来回应各类文化和思潮。虽然巴文克直到在《基督教世界观》中才构建一套完成的有机世界观,但是三一上帝的创造、救赎和完满贯穿了巴文克世界观思想的发展,阐明了基督教如何面对不同时代的世界观,以及如何回应此起彼伏的各种思想。

  • - An Introduction
     
    276,95 kr.

    《诠释学导论》为一本适合本科生、研究生的优秀诠释学教科书,书中的启发性、开放性风格符合教学讨论的需要。诠释学起源于圣经释义,逐渐发展到面对更广泛意义的文本,形成追求"了解"与"解释"的一门学问。书中对于起源时期的发展历史有简要清晰的介绍,并刻画了从19 世纪施莱尔马赫打造"普遍诠释学"起,通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利科等大师形塑现代诠释学的发展,也介绍了与21 世纪诠释学相关的解放神学、后殖民理论、女权主义、妇女主义、读者回应理论以及后现代思潮等。书中使用大量研经例证说明诠释学的重要,并在结语中回归圣经作为真理泉源的神圣权威,结合圣经研究与诠释学而带领读者进入丰富的诠释学世界。

  •  
    200,95 kr.

    内容简介:这本书荣获1997年《今日基督教》图书奖,集结了这位著名的世界基督宗教历史学家的讲稿和文章,许多文章还是第一次对世界宣教方面的学者和学生开放。《基督教历史中的宣教运动》不仅检视了现代非洲宣教、本地基督教和殖民主义等诸多方面的特征,而且涉猎到一个更广博的领域。例如"福音:文化之囚徒和解放者"这样的文章,讨论了原初的地中海基督教是如何不同于早期天主教、凯尔特修道制度、改教运动后的基督新教和尼日利亚的灵性基督教,在这个过程中,它揭示了作为一个整体的基督教运动的种种矛盾。安德鲁-华尔斯展示了,基督教的核心问题在其不同形式之中是如何作为一种统一性的,就是在它历史的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来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宣教运动揭示出来的。然而,这对神学来讲意味着什么,几乎没有被探索过。这是华尔斯著作的言外之意,它提供了独特的洞见,成功地反驳了不同针对世界基督宗教的世俗批评。

  •  
    160,95 kr.

    内容简介:基督徒对确认某些核心真理,如唯独信心,有相当的关注;但对于什么是过充满顺服的生活,信实在现实的处境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却未有清楚教导。圣经在宣称耶稣为我们已付了一切代价的同时,又说我们必须得做点什么⋯⋯信徒有此矛盾是可以理解的,但若对此置若罔闻,绝非明智之举。的确有可靠的新约经文依据显明,被恩典充满和被恩典引发的善行、顺服和信心,是一门极需了解的圣经神学,也是每一位跟随基督的人須要知道的事情。

  • af &#26684, &#24605, &#25289 & mfl.
    180,95 kr.

    这本书是一个基督教信仰景观的探险者指南。这是一个学习工具,作为一个能助长智慧的资源,它将我们引向一个理性的,反思性的和感恩的基督徒门徒训练生活。在这个世界居住超过40 年,我觉得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来写这本书,帮助别人去发掘、邂逅、欣赏和理解这世界的丰富与华丽(纵然也时常令人费解)的各种特征。通过告诉他们我在旅行中已经找到的事物,以及如何藉着这些发现建构起自己信仰的"大图画",我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形成他们自己关于基督教信仰这岛屿的地图。我采用的方式类似于C. S. 路易斯的《返璞归真》(1952),藉此我试图探索一简要且连贯的基督教,避免涉及宗派身份认定的争议问题。像路易斯一样,我以英国国教一员的身份来写作,既不将其视为特权,也不看作一个问题。该书展现了一宽宏且连贯的基督教正统信仰:它容许你定夺自己的宗派委身,以及你如何在该书描绘的信仰的"大图画"中填入(自己的)精美细节。

  • - Calling On The Name of the Lord: A Biblical Theology of Prayer
    af &#29790, J Gary Millar &#30422, -&#31859 & mfl.
    144,95 kr.

    内容简介:在大多数情况下,教会是不知不觉地停止了祷告----常常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教会生活。我们选择把祷告移出教会生活的中心地带,祷告会被小组活动所取代。我盼望本书能尽微薄之力,帮助教会重新发现圣经对祷告之重要性所作出的持续不断的见证。本书首先呈现旧约对祷告的所有教导是如何以"求告耶和华的名"或"求神按照圣约的应许施行拯救"为基础的。随后进入新约,我们会清楚地看到耶稣自己如何重新定义"求告耶和华的名",以及在祂死里复活之后,众使徒如何形成"奉耶稣的名祷告"的观念,以之作为"求告耶和华的名"在新约时代的表达。本书论述,整本圣经将祷告主要解释为"求神成就他的应许"。正如加尔文所说:"透过福音,我们的心操练求告主名。"--盖瑞-米勒(J. Gary Millar) 学者推介:本书作者盖瑞-米勒博士(Gary Millar)的视角非常独到,他对整本圣经进行梳理,从中探究各卷书或各部分经文的"祷告焦点"----这是关于祷告的圣经神学。一方面,他的发现没什么令人惊奇的:圣经中绝大多数祷告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神在救赎历史中的目的相联系,并最终指向耶稣与福音。另一方面,他的发现却是革命性的:现代许多基督徒的祷告是以个人的忧虑、需求和喜好为中心,而没有聚焦于神的目的和应许。盖瑞-米勒的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圣经中的祷告是怎样的,而且读懂这本书会帮助我们发出与神的救赎目的相符的祷告,"奉耶稣之名祷告"的意义也就骤然变得更加清晰。卡森(D. A. Carson) 美国三一福音神学院新约荣休教授

  •  
    171,95 kr.

    对或错?符合圣经或不符合圣经?我们往往草率地评断周围的世界,简单地以二元思维强调差异。我们把从初期教会直到今日大致保持不变的神学思想视为"正统的"神学,然而,这种做法似乎忽视了基督教两千年历史的复杂性。《基督教思想再探》尝试为基督徒理解基督教的历史轨迹提供一种更为细致的方式。如果我们思考中国新教的进程,同样可以看到上述三类主要的神学。不论我们思考基督教两千年的历史,还是基督教在中国大陆200年的历史,上述三类神学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于不同的处境中得以表达。本书能够帮助我们理清这些历史。更重要的是,冈萨雷斯为我们提供一个工具,可以用来更好地欣赏与学习我们形形色色的基督徒弟兄姐妹神学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曹荣锦爱丁堡大学世界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

  • - Calvinism in the Las Vegas Airport
     
    118,95 kr.

    我在这本书中主要关注的并不是加尔文主义者相信什么。当然,我会时不时涉及加尔文主义的一些具体细节。但是,我不会觉得非要涉及加尔文主义者认为重要的所有事情,那些标准的教义表述是我们讨论的前提。此书中,我更感兴趣的是加尔文主义者的品格和语气问题。我想集中讨论的是,如何在21世纪做一个加尔文主义者。现在的世界与之前的加尔文主义者所处的时代迥然不同,那么身处当下的人,如何将加尔文主义相关的独特信仰与当今世界建立联系?这本书是写给那些应对复杂的现代生活时想要知道如何从加尔文主义中汲取力量的人。毛瑞祺(Richard J. Mouw)

  • - 赫尔曼-巴文克的有机主旨新释 Trinity and Organism: Towards a New Reading of Herman Bavinck's Organic Motif
    af &#21508, James Eglinton &#24681 & &#38597
    135,95 kr.

    本书全新解读了荷兰新加尔文主义神学家赫尔曼-巴文克(1854-1921)著作中的有机主旨。在关注先前主导的"双重巴文克"假设在近期崩塌之时,本书探究了此失效的诠释法对杨-冯赫夫(Jan Veenhof)著作中巴文克有机主旨的规范性解读的影响。当从这一视角深入探索冯赫夫对这种不成立的"双重巴文克"模型的全面依赖,以及他对有机的看法的过程中,全面重新解读巴文克的必须性变得显而易见。这种新释将会被用于解释巴文克神学中特定的内容。我们借着追溯他思想中概念合一的基础,必须重新联合"双重巴文克"。此合一的基础位于巴文克的神的教义之中。在透过三元组和非三元组的着重点来处理多样性中的合一性的神圣范型时,我们认为巴文克尝试将自然与历史的整体理解为三位一体神圣自我启示的更广范畴。巴文克重新使用并修正了奥古斯丁的三位一体遗迹的概念,这使得他将三位一体理解为启示于所有生命中。因此,他征用了19世纪普遍的有机语言;在这过程中,他赋予该词三位一体的意义。我们所提出的有效假设是:之于巴文克,内在三位一体的神学产生外在有机体的宇宙论。我们在巴文克的神的教义、普遍启示神学、圣经观和教会论的章节中探究了此假设。在这几章中,我们发现巴文克调用了有机主旨来解释在何种意义上神格的原型合一性作为随之而来被造物中复型合一性的基础。正因如此,有机可以被理解为巴文克在解释三一形态时挑选的主旨;此形态在一切被造的实在中极为丰富。在此研究过程中,显而易见的是,当巴文克使用有机主旨时,他延续了教父神学和宗教改革神学的传承。然而,他并非只是复原此传统。确切而言,他对有机主旨的使用在19世纪晚期的文化知识处境中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发展。

  •  
    118,95 kr.

    论文集收录四篇巴文克的文章,以及两篇研究巴文克神学的重要二次文献。本论文集的三个目的,其一,进一步填补汉语学界中巴文克一次文献的缺乏;第二,勾勒出巴文克的荷兰新加尔文主义神学的历史背景和神学思想背景。这对于研究巴文克至关重要;其三,两篇二次文献可以粗略地呈现如今巴文克研究的趋势。巴文克是一位大公性神学家(catholic theologian),虽然他是19世纪的神学家,但他的神学并不局限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荷兰,也能与亚洲教会产生关联的一种可能。

  • af &#33832, &#26031, &#25176, mfl.
    101,95 kr.

    每逢周日,牧师或崇拜的主礼人都会说:"我们起立用《使徒信经》宣认我们的信仰。"如果我不理解它们的意思,不明白它们为什么重要,或十分确信我不赞同它们当中的某些内容,我还应该说出它们吗?若要明白该信什么,该做什么,我们难道不应该仰望上帝在《圣经》中的话吗?难道应当指望古人与今人的话吗?基督教正统的"官方"声明把教会分裂成自以为义的、傲慢的、好战的各个派系,自信他们对基督教的信仰与生活的理解才是正确的,其他任何不赞同它们的人都是错的。难道不就是这样吗?难道不正是"正统的"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造成了众多世界范围的冲突吗?本书特别为努力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督徒而写。不是因为他们是怀疑论者或异端,需要被归正,被说服接受《使徒信经》所表达的教会的传统信仰,而是因为教会需要他们。教会需要他们那些令人不安的问题,这些问题会邀请我们所有人同他们一样认真地对待我们站着说"我信......"时所蒙召做出的决定。*每章附有研讨问题,适合主日学或小组讨论使用*

  • - Preaching Like Paul:Homiletical Wisdom for Today
    af &#26862, James W Thompson &#38597, &#21508, mfl.
    112,95 kr.

    内容简介:保罗在第一世纪异教徒文化背景中的讲道,被视为今日21世纪讲道的模范,不免会引起一些当代讲道者的怀疑。尽管如此,雅各-汤普森认为保罗书信能够提供一个叙述性讲道所缺欠的范畴。新约圣经27卷中的21卷都不是叙述性的,而是写给在异教文化里基督徒群体的书信。保罗为那些在新异教文化中面对要重新建立基督徒群体这一前景的讲道者们,提供了一个所需的模范。保罗展示了讲道永远是教会性的。福音性讲道会形成基督徒群体,而教牧性讲道为要更新整个教会。如果保罗是一个智慧的建筑师并立好了根基(林前三10),那么我们众人便是在别人立好的根基上继续建造。保罗为我们提供了模型,以便我们在他事工上继续建造。作者简介:雅各-汤普森(James W. Thompson)是阿比林基督教大学(Abilene Christian University)神学研究院的新约教授和副院长。他著作颇丰,其《希伯来书》注释收入于Paideia Commentaries on the New Testament,并在Baker Academic先后出版了《保罗眼中的教牧事奉》、《保罗眼中的道德养成》和《保罗眼中的教会》。2006年,《普林斯顿神学专著系列》(Princeton Theological Monograph)出版了论文集《更新传统》(Renewing Tradition)来致敬汤普森的学术贡献。学者推介:「雅各-汤普森一方面分析新近的叙述性讲道与传统的辩论性讲道两种讲道模式的优劣,指出叙述性讲道的缺欠。另一方面,他以保罗为例,从他的书信中阐述他如何作辩论性讲道。不论读者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均可透过本书反思"直接教导"如何构成讲道事奉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谭志超博士 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香港播道神学院圣经科副教授 「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讲道资源。这资源牢固地扎根于保罗自己的劝勉艺术和实践。强烈推荐!」威瑟灵顿Ben Witherington III博士 阿斯伯里神学院(Asbury Theological Seminary)新约教授 「在叙事性娱乐技巧试图取代三点式讲座方法的讲道年代中,汤普森的著作借着圣经回到保罗及他的书信,恢复了讲道任务的活力。通过这种方式,他有效地重申讲道之于当代处境----文化潮流缺失基督教信仰和圣经素养----的权柄和完整性。初上讲台和老练的传道人在理解汤普森的反思后,都将从中受益。」温永勖牧师 爱丁堡大学系统神学博士

  • - Common Grace, Volume 1: God's Gifts for a Fallen World
     
    448,95 kr.

    普遍恩典,如凯波尔所想,是一套奠基于基督徒和普世所共有之人性,关于公共责任与文化参与的神学。凯波尔并无意使这些书卷成为学术巨着,它们是大众作品-- 是一系列于某六年期间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 他借此以有效参与公共生活所需的教导来装备民众。凯波尔既不将福音政治化,以符合他的理念,也不鼓励他的追随者孤立于世界,闭门造车。如同凯波尔在他第一卷前言所说:"如果信徒的上帝正在这个世界中作工,那么信徒也要在这个世界握紧犁头耕种,而主的名必定也会在这些活动中被荣耀。"

  •  
    164,95 kr.

    《為主圖謀大事:散居中的神學教育》是一本以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為案例,見證神在普世華人神學教育中的工作。故事從一個神的僕人劉富理牧師開始,延伸到普世華人的神學教育。内容涉及神在美國興起的臺語福音運動、植堂、建立神學院,以及從台灣背景擴展到在散居處境中的華人神學教育,來看神的靈如何從一人到一個運動、再到建立教會和神學院來培育教會的牧者。此書不僅講述一個與主流神學院不同的敘事、不僅論及在散居處境中的多元文化,并且嘗試與主流神學院對話,展望一個更美好的神學教育。普世疫情更讓我們察覺神學教育的必要性和永恆性。願意此書成爲所有對神學教育有負擔者的呼聲和異象。

  •  
    278,95 kr.

    此书乃本社的首本华人学者原著。"诗节结构"(Strophic structure) 的概念早于十九世纪初已出现,但以此作为希伯来诗歌主要特点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这篇论文主要透过耶利米哀歌探讨圣经旧约中希伯来诗歌"诗节结构"的特点与作用,了解诗节结构对研究希伯来诗歌的重要性。作者带我们综览学者对"何谓希伯来诗歌"及诗节结构的研究,继而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耶利米哀歌五首诗歌的分段结构,并探讨其中的诗节结构。本书提出,"诗节结构"是识别及理解希伯来诗歌一个重要关键的特点。

  •  
    439,95 kr.

    凯波尔在《我们的敬拜》中对敬拜的探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在他的时代,也有其他关于圣礼的荷文著作,但凯波尔所涉及的范畴无人能及。他对教会敬拜的阐述细致入微,并在各个方面进行逐条梳理。读者在本书会发现一幅全然不同的牧者凯波尔肖像,有别于众多著作中呈现的公共神学家凯波尔的素描。此中译本乃完全遵照荷文版,先由译者将英译本译成中文,再由编辑根据荷文版校对,补充被省略的内容,并纠正英译本中的错译和漏译,以求尽量贴近荷文版。期盼会让读者进一步地了解凯波尔的思想和荷兰新加尔文主义,从而跨越传统上只在公共神学议题上诉诸凯波尔的局限。凯波尔不只是公共神学家--他首先是教会的牧者。

  • - Politics, Religion, and Sphere Sovereignty
     
    134,95 kr.

    凯波尔作为牧者、神学家、新闻工作者和政治家的一生呈现出一个卓越的榜样,就是充分相信基督教世界观的真理能同时借理论和实践予以表达。自亚伯拉罕-凯波尔公共神学中心建立以来,其经验显明,新一代的思想家不仅对凯波尔,也对凯波尔式主题有广泛浓厚的兴趣。这一卷论文集是普林斯顿神学院亚伯拉罕- 凯波尔公共神学中心(Abraham Kuyper Center for Public Theology)所提的倡议之一。这些倡议旨在激发改革宗神学和公共生活领域中的新著作。此中心因敬仰并效仿亚伯拉罕-凯波尔的著作成果而建立。此论文集中的文章各有其特色,既有处理当代问题的文章,亦有具历史性的陈述,帮助读者思考基督教世界观与政治理论的之间的联系。编者简介:戈登-格兰姆(Gordon Graham)是普林斯顿神学院哲学与艺术亨利-鲁斯三世教席教授(Henry Luce III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nd the Arts)。《荷兰新加尔文主义》系列主编陈佐人博士(美国西雅图大学神学与宗教研究系副教授)、曾劭恺博士(浙江大学哲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 "ZJU 100 Professor")、徐西面博士(英国爱丁堡大学神学院哲学博士)

  • af Herman Bavinck, &#25991, &#20811, mfl.
    476,95 kr.

  • af Herman Bavinck, &#25991, &#20811 & mfl.
    327,95 kr.

  • af Herman Bavinck, &#25991, &#20811, mfl.
    286,95 kr.

Gør som tusindvis af andre bogelskere

Tilmeld dig nyhedsbrevet og få gode tilbud og inspiration til din næste læsning.